我是民革黨員,也是高校圖書館的圖書管理員,平日在本職工作中面對得最多的是一本本書籍,正如自己填的《步花間》詞 :“沉沉典籍悠悠香,哪管蜂蝶忙?”此前,誰也不會把我的工作和帶有新科技標簽的無人機聯系在一起,當然,我自己也沒有想到,無人機技術對我的參政議政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助力作用!
2018年8月,為了不浪費暑期的時光,我報名參加了遠在長沙職教城的中國AOPA無人機駕駛合格證培訓班。這AOPA無人機駕駛合格證考試,著實不容易,除了理論考試要從海量的題庫中隨機抽取答題以外,最難的就是實操考試環節:與我們平時看到的四軸航拍機不同,考試用無人機是八軸的,展開后大如桌面,我們要先操控這個“大家伙”穩住油門在約5米的高度自旋,然后再繞著7個地面樁作“8”字飛行,經過一個月頂著烈日、揮汗如雨的高強度訓練,我順利考取了AOPA無人機駕駛合格證,從此我的履職工具包中多了一件“寶貝”。
早在2013年1月,剛作為長沙市政協委員的我在政協長沙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提交提案《關于完善我市橋梁隔音設施建設與管理的建議》。此后,長沙市分兩個批次實施了隔音屏安裝項目,涉及36座橋梁,包括東二環省高院段、省教育廳段高架橋、西二環靠近湖南工商大學和園小區路段高架橋等約24.6公里隔音屏的設置。建議得到落實后,我對此前群眾反映噪音污染比較明顯,且用分貝儀進行測量過的7個位置進行了回訪,發現同位置同時段噪音聲量降低了8—20分貝,沿線居民反映夜間噪聲聲量大的情況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終于可以睡好覺了。但由于近年城市發展建設速度很快,仍有一些地方一些位置噪音控制不盡人意,如坪塘大道高架橋,原來隔旁邊的白鷺郡小區樓房就不到50米,2018年該橋進行了拓寬施工由雙向六車道兩邊各增加兩條車道,從而離小區樓房更近。當年12月14日,我在白鷺郡26棟12樓某住戶家測得噪聲為71分貝,峰值分貝超過80分貝。2018年,我多次收到湖南工商大學師生的來電、來信,反映宿舍和辦公室白天和夜間噪音較大,印象中,西二環已經修建了隔音屏,為什么還會有這種噪音擾民的現象?由于西二環高架橋下輔道位置很低,且為樹木遮擋視線,周邊也沒有合適的觀察點,為一探究竟,在兩會前幾天,我決定帶著自己的無人機進行“空中偵察”。
無人機一飛到空中,我通過手機屏幕圖傳觀察才發現癥結所在:原來西二環長益立交橋段西側建有隔音屏,但靠湖南工商大學國商院和望岳街道窯塘小區的東側主路及匝道卻有數百米路段沒有建隔音屏,同時高架橋西側靠麓天東路口的位置亦有一段約30米的“缺口”。為此,我仔細地操控飛機一一拍照、錄制視頻作為調研材料保存。
2019年1月,我在長沙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提交《關于進一步完善我市橋梁隔音設施建設的建議》(大會第006號代表建議),建議立案辦理后,收效顯著,坪塘大道高架橋等處隔音屏陸續得到完善,為了保證建議辦理過程中不有所疏漏,我向有關部門要求調看正在報建階段的長沙市第三批橋梁隔音屏安裝項目目錄,并發現西二環高架東側湖南工商大學經管綜合樓到國際商學院一線的路段沒有包含在第三批橋梁隔音屏安裝項目目錄中,為此,我及時督促相關部門把疏漏的位置追加到了第三期項目向市政府申報,并在其后的一年多時間里隨時跟進,了解進展。2021年10月25日晚上,隨著機器轟隆隆作響,長益立交橋相關位置隔音屏終于正式開工。
2019年到2020年間,就民眾反映長沙河西市府北片道路布局不合理、出行難問題。我不但騎共享單車進行實地考察,在市人大常委會的支持與組織下,兩次約見了分管副市長等本級國家機關負責人,就盡快打通岳華路北段、觀沙路、谷岳路、佑母塘路,緩解出行難問題等進行溝通。還在督辦過程中,用無人機拍攝不同時段同角度的照片進行對比,實時掌握工程進度。時至2020年底,以上四條道路均已修通,昔日臟亂差、坑坑洼洼被城市遺忘的角落,如今成為了坦途。
此外,我多次用無人機航拍,并通過晟龍等無人機“飛友”提供的海外及外省市夜景照片,深入調研,撰寫了《關于貫徹環保節能理念,優化城市夜景,助推城市夜經濟的建議》(長沙市人民代表大會第十五屆七次會議011號代表建議)在兩會提交,得到了有關部門采納辦理,并被《長沙市政策咨詢》刊發。
經過幾年,手機APP里的飛行記錄越來越長,背包里的無人機已伴隨我越過高山平地、河流湖泊,每當取出來擦拭、充電時,我感覺它不但是給生活帶來快樂的旅行“好伙伴”,還成了我作為民革黨員參政議政和人大代表履職的“千里眼”。